新闻

NEW 徐衡卓教授,成功开发石墨烯(Graphene)催化剂二极管元件

  • 2014-07-22
  • 33422

2014-07-17

我校徐衡卓(能源系统学专业•新素材工学专业)教授和仁荷大学全基俊(环境工学专业)教授合作,成功地开发了‘石墨烯催化剂二极管元件’。这种二极管不仅能够利用负离子调节电阻,还能电解出氢元素,有希望应用于能源开发或者化学传感器的制作等多个领域。

研究成果以“Multi-resistive Reduced Graphene Oxide Diode with reversible Surfac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induced Carrier Control”为题,在自然出版集团发行的刊物--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 710日的在线版上发表了。

科研团队发明的新式二极管是P类型的半导体--还原氧化石墨烯(RGO)n类型硅胶半导体的结合。所谓的p类型是指正电荷电子空穴(hole)多的状态,n类型是指负电荷---电子(electron)多的半导体用语。这种二极管中使用的RGO是由单一的碳原子层许多层叠加在一起组成的厚度只有3-5纳米的超薄膜结构。

二极管是电子机器中必不可少的半导体元件,它使电流单向流动,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成比例增加。但是,两位教授新发明的二极管的特别之处是,电压和电流量是不成比例。不到1V的电压下,电流会随电压增加,在1V4V之间,电流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当电压超过4V时电流量又增加,表现出多电阻二极管(multi-resistive diode)的特征。即,电阻不是按一定的比例增加或减少,而是按照电压的大小,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对电流量也产生影响。这是在普通二极管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现象,其原因在于RGO超薄的厚度。

RGO是石墨烯的氧化状态,即在碳原子层结合石墨烯内部的一部分氧的状态。这种氧是和石墨烯结合不紧密的‘准稳定’状态下的电子,它可以在RGO的表面和内部比较自由地移动。对二极管加压的话,氧离子就会向远离相同负电位的硅胶半导体的方向移动,在RGO的表面集结,形成一种电子墙壁(Electron Block),起到妨碍电流流动的电阻膜的作用。因此,原本随电压的大小而增加的电流,在超过电压超过1V时,电流量不再增加而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但是,电阻不是和电压按照一定的比例持续增加的。当电压超过4V以上时,由于加速电压,会产生高能量的热电子(hot-electrons),热电子会穿过RGO表面密集的氧离子墙壁。普通热电子的能量会转化为热量迅速消失,而新发明的二极管因为RGO非常薄,所以热电子可以维持热量穿过。通过的热电子可以电解RGO表面的水分(HO)形成氢和氢氧根离子(OH-)。在这个过程中,RGO的负电荷,即电子,被氢氧根离子夺走,产生的大量正电荷重新向负电位的硅胶半导体方向移动,从而电流增加。

 徐衡卓教授说:“我们研发的二极管可以随意地调节电阻,控制电流,表现出一种多功能开关的功能。未来可以应用于IT元件或者化学传感器等领域”“最重要的是,用少量的能量可以分解水,产生氢,这一方法可以应用于新能源的开发。”

<图片说明>
 1. 
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 : 组成二极管的p类型 RGO n类型硅胶半导体的结合状态 及氧离子在 RGO内部自由移动的状态
2. Low Bias :1~4V的电压时,氧离子在RGO的表面集结形成阻止电子通过的墙壁,电阻迅速增加。
3. High Bias : 4V 以上的电压时,RGO表面的水分被分解,产生氢氧根(OH)和氧离子,这一过程中RGO上会产生电子空洞,电流从新开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