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PI 자료실

[2015.03.09] 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 김흥규
  • 2015-11-23
  • 833

                     外交部王毅就中外交政策和系回答中外者提

      2015年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王毅: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三八妇女节,首先,我要向各位女记者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外交的女同胞们致以诚挚的祝福。

  记得去年的今天,马航370航班失联。一年过去了,飞机还没有找到,但搜寻仍将继续!对于370航班的乘客家属,今天是艰难的一天,我们的心和你们在一起。马航的理赔工作已经启动,我们愿向每一位家属提供一切需要的服务,协助大家维护好正当和合法权益。下面,我愿意回答记者的提问。

  《人民日者:说过2014年是中外交全面推的丰收之年。如何这个丰收之年?2015年中外交又些看点和关键词

  王毅:2014年的中国外交确实是丰收之年,同时也是开拓之年,创新之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成功举办上海亚信峰会和北京APEC两大主场外交,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我们积极参与全球热点问题解决,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中国作用。我们大力拓展对外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广泛响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着眼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对外交往新路。到去年年底,我们已同70多个国家和诸多地区组织建立起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形成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朋友和好伙伴越来越多。

  2015年,我们将保持进取势头,拓展全方位外交,在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201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

  “一个重点”就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政策沟通,扩大彼此利益的契合点,探讨互利合作的有效途径。重点推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陆上经济走廊、海上合作支点建设,促进人文交流合作,加快自贸谈判进程。我们相信,“一带一路”必将更加深入人心,取得更多早期收获,助推亚欧大陆的整体振兴。

  “两条主线”就是做好和平与发展这两篇大文章。我们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办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以史为鉴,开辟未来,使中国成为维护和平的强大力量。我们将以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积极参与联合国发展峰会和国际气候变化合作,推动制定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2015后发展议程和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安排,发挥中国的建设性作用。

  

  新加坡《合早者:中方如何看待有人一路比作歇尔计划,或者中方借拉边经济纽带求地政治和其他利益?

  王毅:“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既古老得多,又年轻得多,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说古老,是因为“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代丝绸之路精神,我们要把这条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互通有无的路走下去,并且让它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说年轻,是因为“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是开放合作的产物,不是地缘政治的工具,更不能用过时的冷战思维去看待。

  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我们将坚持奉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平等协商,充分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我们将注重照顾各方舒适度,注重保持透明和开放,注重与各国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注重与现有地区合作机制相辅相成。“一带一路”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赢。它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

  

  新者:今年是成立70周年,国际会来说是一承前后的重要刻。有人想要挑甚至推翻国际秩序,推建立一由中国际新秩序。你对此有何评论

  王毅:我要明确地讲,中国历来是国际秩序的建设性力量。如果把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比作为一艘大船,70年前中国就曾经亲手参加了它的设计和建造。而且,中国还是当时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今天,我们和190多个国家同在这条船上,我们想的决不是要把船打翻,而是如何和各国共同努力,让这艘大船沿着正确方向开得更稳更好。

  70年来,国际格局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秩序自然也需要与时俱进。中国主张对国际秩序和体系进行改革,但这种改革不是推倒重来,也非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总的方向是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治理法治化,尤其是维护好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从而使这个世界更平等,更和谐,更安全。

  美广播公司者:上月,国务员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助理晤,方同意加强在地国际性挑上的协调。今年下半年主席将对国进访问,中美加强协调建新型大国关如何两国决网络安全分歧或太地海上端?

  王毅:习近平主席将于今年秋天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我们期待两国元首继瀛台夜话之后再续佳话,为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创举,不会一帆风顺,但却势在必行,因为它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也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有句话叫“心诚则灵”。只要双方拿出诚意,守住“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筑牢“相互尊重”这个基础,就能做好“合作共赢”这篇大文章。

  中美是两个大国,不可能没有分歧,分歧也不会因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一夜消失。但我们不必总是用显微镜去放大问题,而是要更多端起望远镜去眺望未来,把握好大方向。

  习近平主席在北京APEC提出建立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得到很多国家积极响应。中美在亚太地区利益最交织、互动最频繁。我们认为,新型大国关系应从亚太做起。只要双方建立和增进战略互信,彼此积极良性互动,中美就一定能共同为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贡献。

  至于网络安全问题,中美都是互联网大国,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有着共同利益。我们希望网络空间成为两国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摩擦的新源头。

  韩国联合通讯记者:朝最高领导人已确定赴俄斯出席五月卫国战争胜念活,但他迄未访华。中朝两国领导人今年是否能实现会晤?六方会谈是否有恢可能?

  王毅:中朝是友好邻邦。中国人重信义、讲情义,我们珍视中朝传统友谊,致力于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中朝关系有着牢固基础,不应也不会受一时一事的影响。两国领导人何时会晤要看双方方便。

  半岛局势总体上保持着稳定,中方为此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实现半岛无核化符合各方共同利益。当前,半岛局势又进入敏感期,我们呼吁有关国家保持冷静克制,多说正面的话,多做积极的事,为重启六方会谈继续营造氛围,积累条件。

  日本广播协会记者:中政府日前宣布在今年二战胜70周年之际举式。中方是否有邀日本首相安倍访华、日中首共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大的打算?在日本有不少的民众认为是不是利用手中的问题武器,些年日本世界和平的贡献,中日本在国际上的信?如果中国真是有怀,是不是应该调日政策?

  王毅: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当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方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举办包括阅兵式在内的纪念活动十分正常、自然。目的就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辟未来。我们会向所有的有关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发出邀请。不管是谁,只要诚心来,我们都欢迎。

  你刚才又提到了历史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日关系,我们要问一声,究竟原因何在?我想起一位中国的外交老前辈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他认为,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其实,这句话既是人与人的交往之道,也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日本当政者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如何,首先请扪心自问,世人也自有公论。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

  中央电视者:在去年中央外事工作上,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推特色大外交。到底什是中特色大外交?明的特点是什

  王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十分丰富,比如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履行正确义利观等等。这些理念发端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就当前而言,我认为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合作共赢”。

  去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一倡议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创新。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利益日益融合,国家之间也许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制度不同,但合作共赢却是最大公约数。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代替的是单打独斗的老做法,摒弃的是赢者通吃的旧思维。

  总之,与历史上的大国不同,中国自身已经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的新路。现在,我们还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再走出一条合作共赢的新路。中国的外交,将在党中央领导下,奋力前行,为国家担当,为世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