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PI 자료실

[2015.05.04] 日本7日谈:日美公布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意欲何为?

  • 김흥규
  • 2016-01-07
  • 1122

日本7日美公布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意欲何

2015年04月29日14:55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4月27日,日美两国政府在美国纽约举行了有两国外长和防长一起出席的安保磋商委员会(即2+2)会议,出台了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4月27日,日美两国政府在美国纽约举行了有两国外长和防长一起出席的安保磋商委员会(即2+2)会议,出台了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此次新公布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是时隔18年(1997年)之后,日美两国再次修订防卫合作指针,而特别受到国际舆论关注的是,此次新修订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无论从修订背景还是从合作内容与范围来看,都与1997年版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按照日本媒体公布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内容,此次新修订的防卫合作指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大幅修订:修订新指针的所谓历史意义称“将促进旨在应对21世纪新产生的课题的更为有效的日美同盟关系”;新指针突出强调了日美同盟的所谓“全球性提出了从平时到发生突发事件时的所谓合作,指出日美将为“亚太及其他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发挥主导作用”;新指针最为明显的修改是将“边事态这一日美防卫合作的范围转向为重要影响事态,即由以前的有关对以往设想朝鲜半岛发生突发事态的“周边事态”重新定义为“对日本和平与安全带来重要影响的事态”(即重要影响事态),新指针以“无法限定地区”为由,明确了日本自卫队活动将不仅仅限于日本周边地区;新指针例举了今后日本所面临的所谓“存亡危机事态”,日本自卫队可以在包括拦截弹道导弹、停战前的海上扫雷与美国舰船护卫等领域行使集体自卫权;新指针还将日美防卫合作的矛头明确指向中国,指出要对“海洋活动日益频繁的中国提高威慑力”,且在指针中写入了所谓的“在岛屿防卫中日美共同作战”,规定了所谓日本自卫队负责“实施岛屿夺回作战”、美军负责“支援和补充”的具体分工。

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是在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特殊年份——这一历史背景下推出的,在这样一个全球都在追忆历史、反思战争、确保和平、寻求合作、追求共赢的新时代,日美两国却做出了反其道而行之的“备战之举”,这种怪诞的举动,到底为何呢?

首先,是为安倍内阁正在推进的行使集体自卫权等安保战略提供一个“可实现”的“冠冕堂皇”的平台。自从去年7月,日本内阁决议解禁行使集体自卫权以来,安倍就为如何才能顺利、大幅且“合法”行使集体自卫权而大费周章;而美国奥巴马政府正面临着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如何充实的问题,而且美国也愿意看到日本这个盟友替美国充当维持美国亚太霸权的“急先锋”。于是乎,日美两国在互有所需的情况下,通过重新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这一较为“稳妥”的手段,以达到双方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安倍来说,只有重新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才能为行使集体自卫权找到最“合理”的理由与借口,也即,日美是军事盟友,在美国盟主“有事”或者“需要”的前提下,日本配合“盟主”行使集体自卫权,是“天经地义”的。

其次,是为安倍提出的“积极和平主义”外交政策提供“注解”。此次安倍访美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在美国扩大其所谓的“积极和平主义”外交政策的影响力,以在美国寻求理解与“共鸣”,而配合美国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本身就是“积极和平主义”外交政策的重要一环,可谓是“一箭双雕”:既能加深日美军事同盟关系,又能支撑起“积极和平主义”外交政策框架。而“日美全球层面无缝军事合作”就很好地诠释了“积极和平主义”中“积极”二字的真实含义,“积极”在前,“和平”在后,“积极”为实,“和平”为虚,而且“积极”更代表了安倍的“心声”,只有“积极”了,才能完全实现安倍所谓的“安保战略”,以达到日本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事大国”的最终目的。

又次,是为安倍的“历史修正主义”而进行涂抹与遮掩。在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访美,而且美国又是曾经二战期间的敌手,日美曾经在二战中经历过惨烈的战争搏杀,美国国内舆论对安倍的“历史修正主义”持极为怀疑的态度,特别想要知晓安倍的“历史修正主义”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想颠覆二战的结果?还是想伺机向美国“复仇”?抑或是推翻日美同盟关系架构、以对日美关系进行重新定位?……美国的这些疑虑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安倍重新上台以来的种种言辞都表明了安倍对二战侵略战争事实的蔑视与否认,一个持“侵略战争未定论”的日本首相,“矛盾般地”要继续加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这种“人格分裂”令美国都无所适从。重新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以美国可以看得见的、可以满意的行为——大幅在军事领域配合美国的全球军事战略,打消美国对安倍“历史修正主义”的顾虑,而这本身就是一种“障眼法”,以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为幌子,在“明着”跟随美军“闯世界”的同时,“暗中”继续做着否认二战侵略历史的“勾当”。

另外,不得不提到的是,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其意在针对、防范与遏制中国的意图非常明显,是日本安倍内阁欲借美国之力妄图继续牵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牌。废除“周边事态”的提法,改之为“重要影响事态”,实质上是扩大了牵制中国的范围,这个“范围”可以从以前的日本周边地区无限延伸,东海、南海、太平洋、印度洋乃至于北冰洋等(甚至不排除太空与网络领域),都可以定位为影响日本安全的“重要影响事态”范畴,届时可以为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找寻充足的借口。

其实,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在为日本“充实军备”“擂响战鼓”的同时,也为日本随时可能卷入战争提供了“入口”,一旦这个“入口”被打开,就不仅仅会给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打开方便之门,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将会重新陷入战争的“泥淖”。而一旦陷入“泥淖”,就不可能轻易地“跳脱”出来,必然会“愈陷愈深”“不能自拔”。 (庞中鹏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学者)

http://japan.people.com.cn/n/2015/0429/c35469-26926119.html

 

 

解析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2015-05-04 03:32:00 北京日报

 

刚出台的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一举实现日本防卫政策“三级跳”的最后一跳,强化了日美军事同盟,扩大了日本军事行动范围和内涵。新指针将增加地区对立和摩擦,对东亚和平与稳定构成新的威胁。

日本防卫政策的前“两跳”分别是1978年与1997年制定的指针。前者明确了日美合作只针对“日本有事”,日本向美军提供军事基地,而美国负责日本的安全。后者将合作地域从日本扩大至“周边”,除日本要为美军提供后勤支持外,还规定日本要对自身安全负首要责任,美国则提供辅助性支援。在前“两跳的基础上,第三跳对日美军事合作大幅扩容和提速,并取得多项突破——

其一,合作地域扩大到全球。新版指针消除了日美军事合作的地域限制,从“周边”一下扩展到全球,实现了日本武装力量走向世界的目标。其二,合作内容实现全覆盖。新版指针强调从平时到发生突发事件的“无缝”合作,如维和、救援、预警、情报分享、监控、侦察、训练、演习、拦截弹道导弹、舰船护卫等等。其三,采取一切手段挫败对日本发动的预期攻击。这等于日本今后可以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其四,从自卫扩大到“它卫。新版指针规定当与日本友好的第三国受到攻击,并危及到日本生存以及人民追求生活、自由和谋求幸福的权利时,为确保日本生存和保护日本人民,日本可以采取措施包括使用武力对形势做出反应。这意味着日本武装力量将可以对它国发起武装攻击。其五,从双边合作扩大到三边和多边合作。日美将加强三边和多边安全及防务合作,具体包括情报分享、监控、侦察、训练、演习、能力建设、海洋安全等。其六,成立常设“联盟合作机制”。不同于美韩同盟和北约,日美没有设立统一司令部。为弥补这一缺陷,日美过去就已建立了“联盟合作机制”,但不是常设的。新版指针把这一机制常设化,将有助于日美协调配合。

18年之后,日美重修指针,双方一拍即合,其主要原因是双方互有需要,近期战略目标契合。就美国而言,就是要千方要百计地扶植日本,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冲锋陷阵,牵制中国的发展。对安倍来说,抓住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机会,不断进行自我“松绑”,完成日本防卫政策“三级跳”的最后一跳,实现解禁集体自卫权,应对中国的崛起,同时为最终彻底摆脱美国束缚创造条件。

新版指针的出台,预示着日美军事合作将成为地区乃至全球紧张和冲突的策源地,这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未来美军走向哪里,日军将“配合”到哪里,世界警察美国身边增配了一个忠心耿耿的“协警”;二是日本自卫队不但可以自卫,而且还可以在维护国家安全名义下主动出击,这是对日本战后和平体制的颠覆;三是新版指针为亚太带来的将不是和平与稳定,而是紧张和冲突。美日2+2会后的记者会上,各大媒体连声发问日本何时巡航南海便是明证。可以预料,未来在东亚将会看到更多的低近侦察、情报收集、反导设施等挑衅活动,西太平洋将变得不太平。吴正龙

(作者系中国前驻克罗地亚大使)

http://bjrb.bjd.com.cn/html/2015-05/04/content_276646.htm

 

 

专家: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或延缓亚太合作发展

2015-05-02 07:32:00 华网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美期间,日美双方4月27日在纽约联合发布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并称新版“合作指针”“将促进旨在应对21世纪新课题的更为有效的同盟关系”。事实上,新版“合作指针”允许日本武装力量在全球扮演更具进攻性的角色,大幅扩大了日本自卫队对美国军事行动的支援范围,将日美军事合作视野从日本“周边”扩展。那么,日美为何急于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所谓“更为有效的同盟关系”又将给亚太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专家吕耀东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谈了他的看法。

吕耀东分析认为,日美政府急于制定新的防卫合作指针,不仅符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而且也符合安倍政权试图实现政治军事大国的图谋。

他说,从美国方面来讲,奥巴马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想在亚太地区显示美国的军事存在,以亚洲国家和日本盟国保护者的姿态介入亚太地区事务。为此,必须拉日本这个重要的盟国加入。由于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潜在的军事能力非常强,安倍政府又解禁了集体自卫权,美国为实现“亚太再平衡”战略需要这样一个盟友来帮助。所以,美国就积极和日本敲定新版防卫合作指针。这是美国从整体战略上需要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根本原因。

他还说,从日本方面来讲,安倍要突破战后国际秩序对日本的束缚,使日本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而这个“正常国家”的内涵其实就是要成为一个政治和军事大国。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要实现这个目标,只能借助日美同盟,也就是“借船出海”。可以看到,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决定把美军与日本自卫队的合作范围扩大至全球,明确强调要加深、加快日美军事一体化。这正符合安倍要使日本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的图谋。因此,日美可谓一拍即合。

关于日美新同盟关系将给亚太地区带来怎样影响的问题,吕耀东认为“有可能延缓亚太地区的区域合作与发展”。

吕耀东指出,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将允许日美在提升导弹防御能力、空间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合作。例如要在亚太地区部署所谓“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等。日本和美国虽然标榜两国同盟是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石”,但事实恰恰相反,在日美军事合作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人们对地区的不安全感反而进一步加剧,担心新的日美同盟关系会给亚太地区带来动荡。因此,吕耀东认为,日美同盟不会像日美标榜的所谓“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反而“有可能延缓亚太地区的区域合作与发展”。(记者陈辰、薛天依)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5/05-01/7247278.shtml

 

 

美日敲定新版防卫合作指针

2015-04-29 10:16:00 解放日

 

本报纽约4月27日电(驻美记者成珞)当地时间27日,美日外长、防长“2+2”磋商在纽约举行。会后,双方联合发表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决定把美军与日本自卫队合作扩大至全球范围,提出从平时到发生突发事件的“无缝”合作

取消地域限制

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大幅扩大了日本自卫队对美国军事行动的支援范围,并将日美军事合作视野从日本“周边”扩展至整个地球。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规定,当美军遭遇第三国威胁时日本可以前往给予援助,也可以协助美军在中东执行扫雷任务。美国国防部的消息说,根据新的《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日本将有权利行使“集体自卫权”,遭遇他国攻击时可以自卫,并且美国和日本将增加区域与全球合作。

 

美否认针对中国

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增加了“平时”和“日本有事”(遭遇武力攻击)两种事态。共同社解读,“日本有事”考虑到了中方海洋活动威慑力的加强,写入岛屿防卫共同作战,并明确美军“支援”分工。

然而,美防长卡特否认《指针》的修改是专门针对中国。据美方官员透露,他们预计会在本周晚些时候“更详细地”就《指针》修改对中方做出说明。

不过,在分析人士看来,这样的解释似乎缺乏说服力。克里在今天的发布会上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德国之声》中文网指出,美日修改《指针》允许日本更多协助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行动,而作为回报,美国重申了保卫日本领土的决心,包括争议岛屿。《金融时报》的文章援引前五角大楼官员、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日本问题专家吉姆肖夫的观点称,新《指针》可能意味着美日同盟的功能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希望让日本更深入地参与国际行动;而日本希望加强同盟一体化,作为加大对中国威慑的一种方式。

还有分析指出,《指针》的修改是奥巴马亚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时报》评论认为,对奥巴马政府来说,与日本改善防务关系是美国重返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美国还与澳大利亚菲律宾等传统盟友、以及越南等昔日敌人扩大了军事合作。虽然奥巴马政府坚称,其在亚太地区的姿态并不代表遏制中国的努力,但是,把所有这些举措串接起来的主线,正是亚洲各国在如何与更强大的中国打交道的问题上愈演愈烈的焦虑。

对于美日发表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8日表示,美日双方有责任确保美日同盟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方利益,不损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http://jfdaily.com.cn/guoji/bw/201504/t20150429_146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