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PI 자료실

[2015.06.01] 北韓觸犯中國核心利益 (북한이 중국의 핵심이익을 건드렸다)

  • 김흥규
  • 2016-01-08
  • 1043

香港政策研究所 国际关系研究中心(香港国际问题研究所)

2015/06/01  Guo Shuxian

北韓觸犯中國核心利益 (북한이 중국의 핵심이익을 건드렸다)

Written by 薛理泰 on 2015/05/28    http://www.glocal.org.hk/archives/42464

薛理泰  1979-1984年任香港明報中國版主編及資料室主任。1984至今任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

北韓中央通信社9日報導,試射一枚潛地導彈獲得成功。北韓傾舉國之力,銳意研發戰略打擊力量,業已觸犯了中國的核心利益

      此刻中國身處完全的核包圍圈之中,並且同業已核武裝的鄰國僅隔了一條界河或者一座山脈,遙相對峙,中國直面的周邊核態勢之險惡,遠非其他核武器國家所能比擬。asiaobserver.org資料圖片。

據報導,金正恩在一個離岸地點監督潛地導彈試射作業。 他在瞭解導彈戰術技術性能後,下達了發射命令。 潛艇在海面以下發射導彈,「一枚彈道導彈突出水面,拖著熾熱的尾火一飛沖天」。 該報導援引金正恩的話說,此次試射潛地導彈成功,標誌著北韓業已擁有國際水準的戰略武器具備在任意水域打擊敵人的能力,其驚人成就不亞於當年發射人造衛星。

綜合相關美國新聞報導,422北韓在東南沿海城市新浦附近的一艘潛艇上試射了KN-11潛地導彈,取得成功,並稱之為「平壤擴張核武庫計畫的一部份」。 這是朝鮮第三次進行此類試射第一次是去年10月從陸基平臺彈射,導彈發動機並沒有點火進入飛行狀態; 第二次是今年123日在海基平臺發射。 目前外界無從獲知KN-11導彈的具體性能。

各國將潛艇、導彈和水雷列為在軍事上最難防禦的三種武器,三者之中,尤以潛艇為甚。 主要原因是潛艇出沒無常,在緊急狀況下,潛艇來無影、去無蹤,難於定位。 如果潛地導彈配置了核彈頭,則是當前最犀利的投擲核武器的手段。 潛艇可以駛近敵國,發射核導彈時,儘管導彈射程短,卻僅留給敵國很短的預警時間,令敵國猝不及防。

當前癥結在於,北韓是否已經擁有核導彈? 答案多半是肯定的。 以中國為例,1964年10月,中國首次核試爆成功,時隔兩年,1966年10月,中國首次試射核導彈成功。 中國地大物博,北韓國小民貧,兩者固然不能同日而語。 然而,不容置疑,今日北韓掌握的核技術和導彈技術,顯然比半世紀前中國掌握的尤為精湛。 2006年,朝鮮首次核試爆成功,時隔9年了,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倘若仍然把對北韓的政策立足於其尚未擁有核導彈的前提,不禁令人捏一把冷汗。

北韓置國計民生於不顧,專注於核武庫的建設以及核武器投擲方式的提升,孜孜矻矻,數十年如一日。 如今北韓在金屬鈈(Pu)生產線以外,又啟動了濃縮鈾(U)這條生產線,加緊生產武器級核燃料。 據美國專家估計,北韓已經擁有16枚核彈,至2020年將擁有100枚核彈。 此外,北韓還擁有多元化的核彈投擲手段。

目前聯合國禁止北韓研發和使用彈道導彈技術。 北韓卻一意孤行,執迷不悟,不但威脅到周邊鄰國的安全利益,而且業已觸犯中國的核心利益。 若干中國軍事專家認為,美國大事渲染北韓潛地導彈的威脅,是為在東北亞部署反導系統造勢。 此言差矣。 反導系統主要著眼於陸基導彈,而預警系統對於潛地導彈難以定位,反導系統並不能起到什麼防禦的作用

對北韓擁有核武器行將對中國產生的戰略性的累累惡果,北京作出戰略評估之際,應予正視。 謂予不信,擇其犖犖大端,試觀如下論述:

其一,在歷史長河中,國與國的關係不可能永恆不變,兄弟盟約在轉瞬間即以兇終隙末結束,不乏先例。 想當年,中、蘇兩國猶如「磐石般的、牢不可破的兄弟友誼」,中、越之間「同志加兄弟」的邦交,不是轉瞬間化為夢幻泡影了嗎? 無論北京還是平壤,誰都無法確保,在未來數十年間,雙邊關係始終猶如磐石般的堅固。 一旦越、中交惡的歷史重演,則北韓手中的核導彈就像高懸在中南海辦公樓墻邊的烈性炸藥包了。

退一步說,縱使兩國關係沒有大幅度惡化,而一旦平壤政權面對崩潰之際,若中國不肯從井救人,平壤懷恨之下,以北京作為核打擊的目標,要脅中國以民族犧牲為代價,出兵援救,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其二,如今北韓躋身為核武器國家,在中國的東北方向填補了核包圍圈的唯一空白。 此刻中國身處完全的核包圍圈之中,並且同業已核武裝的鄰國僅隔了一條界河或者一座山脈,遙相對峙,中國直面的周邊核態勢之險惡,遠非其他核武器國家所能比擬。

設想幾年後北韓擁有100枚核彈,日本、韓國朝夕面對偌大數量的核導彈,一旦危機爆發,則一夕數驚矣。 設想日、韓兩國不甘忍受北韓核訛詐,亦啟動核武器工程,不數年,均會擁有數目龐大的核導彈。 臺灣「見賢思齊」,著手效法,即令擁有六、七枚核彈,足可毀壞大陸六、七座特大城市,產生同大陸六、七百枚核彈幾乎相等的核威懾作用。 如此,中國面對的東北亞局勢發生了顛覆性的巨變,而中國崛起隨即處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尷尬境地。

其三,東北三省向來是中國重工業基地,舉足輕重。 由於北韓執意推進戰略核武器的專案,擁有的核武器數目劇增,對東北重工業基地而言,從長遠觀點著眼,猶如在地下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

圍繞著北韓核問題,亞太局勢幾度趨於極度緊張,倏起倏落,造成周邊人心動盪,因而中國國內及海外商家對於在東北地區投資的意願陡降,對東北投資裹足不前,從而直接、間接地影響了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 近年東北三省GDP上升幅度陡降,歸根結底,亦拜朝鮮半島局勢動盪不定所賜。

其四,北韓進行核彈研發和試爆的幾座設施,均離開中國邊境不遠之處。 設若這幾座北韓核設施發生重大故障,造成核洩露事件,勢必造成地面和地下水嚴重污染的局面,直接影響兩國邊界中國一側的民眾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北韓核問題自從1993年浮上桌面,至今已經二十多年了。 當年北韓既沒有核彈,也沒有導彈,在這段期間內,北韓而導彈,而核彈,而中遠端導彈,一一就手,可以說是應有盡有了。

儘管平壤在做法上顯得肆無忌憚,以致數次國際軍事危機幾乎在東北亞一觸即發,然而,平壤卻每次都能獲得全身而退的結局。 若論當代國際強勢作為與平安遭遇,平壤堪稱異數。

話說回來,北韓武裝了核牙齒,同北京一貫的縱容也不無關係。二十多年以來,無論平壤如何恣意妄為,北京總是以不變應萬變,在各方面對金氏家族政權給予持久而有力的支撐。 北韓就是在這種外交、政治環境下,從容施展拳腳,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巧相周旋,以至於今日。

本文經作者授權上載。原載於共識網。文章內容或與國內或原載版本不同。

 

不去閱兵而去看飛彈的金正恩:北韓打什麼算盤? (열병식 대신 미사일 보러간 김정은: 북한의 속궁리는 무엇인가?)

Tidus Lin   Written by Tidus Lin on 2015/05/29    http://www.glocal.org.hk/archives/42470

    今年4月30日,俄國總統府發表了一份聲明,說北韓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 Un)由於「國內因素」,將取消其前往莫斯科參加歐戰結束70週年的閱兵典禮。這讓許多希望能首次捕捉到「野生金正恩」的外國媒體相當失望,也讓原本各界期待他和南韓總統朴槿惠(Park Geun-hye)可以在俄國上演「兩韓高峰會」的戲碼胎死腹中。

為什麼決定不去?

    關於金正恩為什麼決定取消訪俄行程,世界各國的專家與媒體有各種臆測。有一說是朝俄雙方無法談攏對金正恩的維安與待遇問題,因為北韓方面要求俄方給予金正恩「國家元首或以上」等級的待遇,但是由於北韓「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Kim Yong Nam)也有隨行,因此俄方無法同時給予北韓兩名代表相同的待遇

    另一說則是由於北韓自今年1月至4月之間,金正恩為了鞏固政權,先後共處決了15名的高級幹部。因此為了避免在其出訪時境內發生政治動亂或政變,而取消行程

    還有另一種未被證實,但是筆者認為較為可信的說法,就是北韓提議向俄國購買最新型S-300型飛彈遭到拒絕一事。北韓人民武力部部長玄永哲(Hyun Yong Chol)上個月赴俄參加國際軍事會議時,曾向俄國提出北韓願意以「以物易物」的方式向俄國購買四套最新的S-300型飛彈。不過俄國方面堅持北韓必須要以現金購買,而且還必須要先問過中國等鄰國意向後才能決定是否要出售給北韓。北韓方面因此取消了金正恩的訪俄行,以示抗議。

 

    S-300型飛彈自1978年前蘇聯延發成功且服役以來,經過多次的更新,目前為俄國第三代且主力部署的地對空飛彈系統,俄國全境有70%防空飛彈是部署S-300P型的飛彈。自2010年開始,外界便認為北韓擁有S-300型飛彈,其2011年所試射的KN-06型飛彈便被認為是改良至S-300的舊型飛彈。北韓倘若購買並部署最新型射程達400公里的S-300型飛彈的話,將會對東北亞地區的戰略造成不小的變化,也難怪俄國對此會審慎評估。

愈走愈近的朝俄關係

    雖然金正恩放了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鴿子,但是專家一般認為這將不會對兩國關係造成任何負面影響。原因在於,由於中國習近平政府希望與北韓維持「正常的」兩國關係,導致了北韓境內對中國的不信任,因此北韓希望尋求另外一個願意給予其類似支援的國家,而她正是冷戰時期的老大哥─俄國。俄國雖然不像過去中國一樣給予北韓相當多的無償協助與支援,但是為了取得北韓境內豐富的天然資源,以及利用北韓作為與西方世界間的談判籌碼並將其發展成俄國太平洋西北部的重要據點,自然也不願意搞壞與北韓間的關係。

    連結俄國哈桑(Khasan)與北韓羅津(Raijin)間的鐵路已於2013年9月正式通車,而兩國也同意未來俄國將會在未來20年出資250億美元全面現代化北韓境內長達3000公里的鐵路網。俄國也與北韓合作改善羅津港的基礎建設,希望能將此發展為西北太平洋的重要運輸據點。自上任以來,俄國遠東發展部部長哈盧施卡(Alexander Galushka)相當積極地與北韓當局就各種合作項目進行接洽,目前雙方就能源與礦產合作已經達成初步共識,並組成相關工作小組推行之。

    2014年上半年,俄國國會正式批准一紙取消北韓在前蘇聯時期九成債務的協議,同年並協議雙方未來的貿易將只以盧布進行。未來兩國將會進一步拓展彼此間的貿易關係,目標是在2020年達到10億美元。

    俄國所看重的是北韓境內的豐富礦產資源,以及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俄國對外經濟活動的重點其實是南韓,而北韓是其必經之地。除了俄國希望建立連結西伯利亞鐵路與朝鮮半島縱貫鐵路的「鐵絲路」計劃外,俄國也希望將天然氣賣給日韓兩國,其中最短捷徑正是建立穿越北韓的天然氣管線。此外,俄國大力投資羅津港以及有意進駐開城工業區進行投資,其著眼的都是進一步拓展與南韓之間的經濟關係。對俄國而言,北韓的核武與飛彈皆對其不構成威脅,因此大力投資北韓不僅有利於自己在經濟上的大戰略,也能增加自己對北韓的談判籌碼與在朝鮮半島上的影響力。

    北韓方面需要技術與資金以提升其基礎建設來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因此自然歡迎俄國的投資與發展。由於北韓目前對中國的不信任,加上兩韓、朝日關係也沒有進一步發展,北韓方面自然需要尋求東北亞地區的其他合作夥伴。北韓雖然資金不足,但是很願意利用天然資源等,以「以物易物」形式換取俄國物資與投資,因此自然也不會太在意俄國最終的目標是鎖定在南韓上,反而希望利用俄國的這種策略尋求本身的建設發展。

北韓試射SBLM的意涵

沒有去莫斯科參加閱兵典禮,金正恩並沒有閒著,反而於59日到了北韓東部的新浦(Sinpo)外海去視察「北極星一號」(Bukkeukseong-1)潛射彈道飛彈(SLBM)的首次試射

注:SLBM = 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 潜射弹道导弹 (잠수함 발사 탄도 미사일)

 

    根據北韓的朝鮮中央通訊社(KCNA)的報導,這次試射的飛彈角度完全合乎原本的預期,是次成功的試射。南韓方面的軍事專家進一步指出,雖然這次試射的高度預估只有100公尺而已,但是北韓方面已經成功地將SBLM由海底射出水面,顯現其彈道飛彈技術已有所提升。北韓方面也承認目前仍處於開發階段,距離正式服役還要一段時間。

    北韓試射飛彈並不是件新鮮的事情,但是這次SBLM的試射卻引起國際媒體的注意,因為這意味著北韓正開始在建立其「第二擊」(second strike)能力

    光擁有核武並不一定會構成威脅,重點是要有運送核武的「載具」早期這可能是飛機,現在則大多是用飛彈。北韓近年來積極研發各種射程飛彈的目的不只是在傳統火力的打擊能力上而已,重點是要裝載核武,讓其核武能投射到更遠的地方去,以增強其核武的嚇阻能力。特別是北韓近年來投入資金打造太空中心,其重點不是在發射衛星上,而是由於發射衛星所需的火箭與研發彈道飛彈(特別是中、長距離的洲際飛彈)在技術上有密切相關。

    就算核武有了載具,核武也不見得一定具威脅性,因為對方可以透過預防性的攻擊先摧毀自己的發射設備、核武庫存、核子研究中心、指揮中心、各種載具等,讓自己的核武在還沒被使用前就被摧毀殆盡。這時,是否具有這種情況下以核武進行報復的「第二擊」能力就變得相當重要,因為對方若覺得自己的「第二擊」能力足夠,就會怕受到報復而不敢對自己採取預防性的攻擊。

    以北韓這種國土面積較小的國家而言,要發展「第二擊」能力不外乎就是要採取SBLM形式或是將發射槽設置在更為地底下等方法。加上美國軍方高層在今年3月證實北韓已經具有將核武「縮小化」的能力,因此未來若「北極星一號」SBLM發展成功,將可以搭載小型的戰術型核武,建構北韓的「第二擊」能力網絡。屆時北韓的核武才真正具有威脅性。

北韓打什麼算盤?

    金正恩取消俄國行雖然減少了他在國際媒體上曝光的機會,也喪失了金正恩跟普丁等國家領導人會談的機會,但是整體而言北韓從中並沒有失去什麼。首先,從北韓國內宣傳的角度來看,和跟外國領導人進行會談相比,視察飛彈試射所產生的效果將會比前者來的好,這或許也是為何「北極星一號」試射的日子訂在此時。

    其次,朝俄關係並不會因此而有實質負面影響。雖然俄國看似失了面子且北韓因為買不到飛彈而跟俄國有所疙瘩,但是以俄國務實的外交策略來看,並不會因此而放棄砸下大筆資金在北韓投資的基礎建設,因為其所著眼的是北韓境內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及藉此拓展與南韓間的經濟關係。北韓方面也需要俄國的技術與資金來進一步發展基礎建設,更想要從俄國購入電力與其他現代軍備。也因此,兩國未來關係更為密切,是可以想像的發展。

    金正恩上台確立了經濟與核武發展併進的路線後,北韓便在彈道飛彈與改良核武上下了許多功夫,目前也稍有看到成效。筆者認為,核武對北韓而言不是完全不能放棄的,但前提是北韓要用核武換得她認為「至關重要」的東西,如安全保證、廢止美韓同盟、與美國關係正常化等。在能夠換回這些東西之前,核武發展將會繼續,因為這不僅是談判籌碼,更是北韓能用較低成本平衡戰略不均的方法。況且,目前北韓積極尋求合作的俄國不視北韓核武與飛彈對其造成威脅,自然也不會藉此刁難北韓,朝俄關係也不會因此而惡化。

    綜合來看,雖然北韓國內的經濟、人權狀況,以及政權穩定程度引起許多人看衰,但是北韓整體的外交策略仍舊是完整且一致的。未來北韓的導彈能力會進化到什麼程度,以及朝俄關係日後會如何發展,將悠關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參考資料

本文經授權上載,原載於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原文連結為http://www.insight-post.tw/asia-pacific/20150512/1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