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PI 자료실

[2015.09.16] 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政治担当

  • 김흥규
  • 2016-01-22
  • 896

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政治担当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论述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14日  03版)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事业。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举世瞩目、令人期待。

  1. 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

  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我们欢迎美国为本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希望美方充分尊重和照顾亚太各国的重大利益与合理关切。

  ——2012年2月,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书面采访

  2.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中美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双方应有充分信心、持久恒心,始终抓住共同利益这一主线,不要让这样那样的矛盾、分歧左右中美关系大局,要携手走出一条大国之间和谐相处、良性竞争、合作共赢的新型道路。

  ——2012年2月,在美国华盛顿白宫同美国副总统拜登会谈

  3. 梦想相通

  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2013年6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

  4. 压舱石、助推器

  面对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需求,中美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国际社会也期待中美关系能够不断改善和发展。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2013年6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

  5. 多栽花、少栽刺

  中方一贯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不因一时一事而改变。两国的共同利益和相互联系远大于差异和分歧。发展中美关系,双方要按照我同奥巴马总统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的重要共识,始终坚持增进和积累互信,扩大利益契合点,加强合作,多栽花、少栽刺,排除干扰,避免猜忌和对抗。

  ——2014年7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前财长保尔森

  6. 不能被问题牵着鼻子走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搬,出现一些困难甚至波折不足为怪。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共同解决问题,而不能被问题牵着鼻子走。

  只要我们双方坚持相互尊重、聚同化异,保持战略耐心,不为一事所惑,不为一言所扰,中美关系大局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2014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致辞

  7. 注入正能量

  双方要求同存异、求同化异。凡是有利于为两国关系注入正能量的,都要做“加法”;反之,都要做“减法”。

  ——2014年7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和财长雅各布·卢

  8. 夯实战略互信基础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像建造一座大厦,首先要夯实战略互信基础。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大厦需要不断添砖加瓦。中美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对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繁荣都肩负重要责任。两国应该合作、可以合作的领域很多。

  ——2014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

  9. 不能停留在概念上

  中美建交35年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和世界。这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共同坚持的战略共识。现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目标是清楚的,我们不能让它停留在概念上,也不能满足于早期收获,还要继续向前走。我们要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以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的精神,不断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2014年11月,在中南海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

  10. 避免大方向受到干扰

  新形势下,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要多积累成果。双方要不断拓展务实合作,打造合作亮点。同时,双方要妥善管控和处理好分歧,避免两国关系大方向受到干扰。

  ——2015年5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

  (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威、朱利、韩晓萌,本报记者杜尚泽、张建波)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5-09/14/nw.D110000renmrb_20150914_1-03.htm

 

代表了人类正义的回声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抗战历史的重要讲话

张海鹏 (作者为中国史学会会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历史所昭示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这一论断向世界宣示,中国必将努力维护和平正义,与世界各国开创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

    代表了人类正义的回声,代表了历史的回声,代表了对非正义战争的唾弃,是对和平的期待和坚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说“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极其深刻。这一总结,是对法西斯主义的鞭挞,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鞭挞。这个总结,代表了人类正义的回声,代表了历史的回声,代表了对非正义战争的唾弃,是对和平的期待和坚持,非常值得世界上所有相关国家认真体味。

    在那场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中,在长达14年的抗战特别是8年的全面抗战中,中华民族遭受了惨重的牺牲,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其间,有人丧失了信心,有人屈膝了,有人投降了,有人助纣为虐了。但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没有被敌人的屠杀所吓倒,没有屈膝,没有投降,而是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抵抗,坚持正义战争,坚持阵地战与游击战的战略配合,坚持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积小胜为大胜,用持久战的理论指导战争的进展,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为中流砥柱,终于经过苦战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那几年是何等艰苦卓绝,中华民族在浴血奋战中浴火重生,需要用鸿篇巨制的史书来详加记载。

    中国抗战的胜利及其对世界和平力量所作的贡献,使它开始摆脱弱国的处境,并有资格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出现在世界的面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回顾了抗战历史,指出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为东方主战场的历史性贡献。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苏美英等国际力量给中国抗战巨大支持,中国战场的持久作战也给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巨大的支持。从卢沟桥事变到1937年底,日本向中国战场(包括东北)投入了21个师团,在朝鲜和日本国内只有3个师团,88%的兵力都在中国。以1938年为例,日本陆军总兵力有34个师团,分布在中国的有32个,占其总兵力的94%。再以1941年12月为例,日军陆军总兵力有51个师团,分驻于中国的有35个,占其总兵力的69%;分布在太平洋战场的有10个,只占其总兵力的20%。1942年太平洋战场开辟以后,日本投入太平洋战场的军力也不过占其总兵力的26%,64%的兵力在中国。1943年日军在中国战场仍部署了28个师团,其中有8个甲种师团、5个乙种师团和15个丙种师团。1944年日本在华发动一号作战,企图打通豫湘桂,进入南亚,然后通过中东,实现与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会合。此役中国军队虽然战绩不佳,但是拖住了日军,使它不能进入南亚,使日军发动一号作战的战略意图未能得逞。太平洋战争开始后,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牵制100万左右日本陆军主力。1945年8月日本在华投降兵力达128万人。 

    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牺牲和百折不挠的抗战精神,支持了苏联的对德战争,使它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又支持了美国、英国的太平洋战场,大大减少了日军对它们的压力;又粉碎了日德法西斯打通欧亚的企图,使日德法西斯不能在更大范围内给人类带来苦难。中国抗战的胜利及其对世界和平力量所作的贡献,使它开始摆脱弱国的处境,并有资格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出现在世界的面前。战时同盟国的领袖肯定过中国战场的巨大作用。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指出:“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人民最先起来抵抗侵略者并与之浴血奋战。在未来的岁月中,不可战胜的中国人民将在维护东亚与世界和平繁荣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国威胁论”是对中国和平发展方针和实践的最大误解

    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这就告诉世人,战争的危险在今天仍然存在,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仍然是我们今天的时代任务。

    中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不称霸,永远不称霸。西方社会舆论总是用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逻辑,即发展了就要称霸世界的逻辑推测中国,他们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不放心,总是认为中国将来免不了要侵略,要称霸。所以近20年来,“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这是对中国和平发展方针和实践的最大误解。改革开放初,邓小平曾宣布裁军百万,后来中国政府又宣布裁军五十万,今日习近平主席又公开宣布再裁军三十万。环顾世界各国,有哪一个国家这样连续宣布大规模裁军?何况中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国土面积广大,邻国最多,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中国国防军现有兵力在世界上都不是突出的。日本领土是中国的二十六分之一,人口是中国的十三分之一,陆上无邻国,每年军费却超过中国。现在日本政府正在谋求突破“和平宪法”,谋求国会通过“新安保法案”。日本人民把这个“新安保法案”称作“战争法案”是很准确的判断。须知,日本自卫队现在还不是军队,按照日本“和平宪法”,日本没有战争权。如突破了“和平宪法”,正式建立军队,日本军费还要增多少呢?二战时的日本是东方的战争策源地,日本发动了对中国长达14年的侵略,又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并且侵略亚洲太平洋地区许多国家。热爱和平的人民必须对任何可能引起战争和侵略的行径保持必要的警惕。

    除了宣布再次大规模裁军,习近平主席还明确阐明中国“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这是代表中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提出这个承诺,是有历史根据的。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人民。1840年以后,中国有着被外国包括日本长期侵略的历史记忆,有着这样悲惨遭遇的人民是不会忘记被侵略的历史的,也是不愿看到其他国家和民族再次遭到同样的侵略,受到同样的悲惨遭遇的。

    在今天的世界,坚守和平是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换言之,坚守和平,是要有一定代价的。中国政府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公开检阅军事力量和军事装备,绝不是要炫耀武力,而是要告诉世人,中国人民反对战争,也不惧怕战争。中国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古训。在面临可能发生的战争威胁面前,你不具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能力,万一发生战争,你可能被击垮。你有了这样的能力,就可能使战争贩子不敢轻易动手。近代中国历史上就有着缺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基本能力的教训,在外敌进攻面前,束手无策,被动挨打。中国任人凌辱、任人宰割的历史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的和平追求,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中华民族对改革开放取得更大红利的追求,中国梦的追求,是有物质保证的。

    总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教训,历史昭示的伟大真理在于,国家不分大小,都有在世界上生存的权利。大国欺侮小国,大国灭亡小国,今天都不可行。地球只有一个,各个国家只有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才能创造一个美好的地球,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5-09/14/content_311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