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PI 자료실

[2015.10.07] 构建2.0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逢其时

  • 김흥규
  • 2016-02-03
  • 1109

构建2.0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逢其时

2015-09-22 16:58:29 来源:国际在线

 

  9月22—25日,习近平主席将对美国进行第一次国事访问,这是今年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大国元首外交活动之一。我认为,进一步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将会是此次习奥会的重要内容,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也将进入2.0版时代——这是我们深度观察习近平访美的重要视角。

 

  美国是影响中国和平崛起进程的最重要外部因素,处理好中美关系是我国外交的重中之重。自2012年习近平提出构建“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新型大国关系战略以来,该战略已成为我国处理中美关系的定音锤。2013习奥园会晤之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明确为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认为这可视为1.0版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1.0版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依然属于已往我们所强调的两国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国家利益基础上传统范畴然而国家利益是因时而异的变化不定的认为这正是中美关系不断出现波动的根本原因。要想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就要找到一个更稳定的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价值观。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除了要重视现实利益因素之外,还要重视价值观念的因素,这是2.0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要素。尽管中美之间存在巨大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但在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已进入3.0版的时代,国际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不仅仅只是“自由、民主”等西方国家的理念,而应是超越国界的全球价值观。在新的全球治理时代背景下,大国的全球责任因素的地位大大上升,大国的之间共性在增加。中美作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大国,都有对世界和平与人类的发展事业做贡献的全球责任。因此,认为未来“2.0版中美新型大国关构建要强调全球治理3.0时代的价值观认同即强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的价值观念

 

  而且,现在提此价值观念正当其时,这主要有以下3点理由:

 

  理由一:当前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变化不定国际安全形势堪忧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亟需大国合作而非大国对抗。这点可从基辛格、哈斯(Richard N.Haass)、布热津斯基等美国一流战略学者的近期言论看出来。基辛格认为当今世界秩序正处于一种貌似有序但实则逐渐向无序状态演进的一个长期趋势中,这个趋势将不利于未来的世界和平与发展。哈斯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失序时代”的文章,对整个国际秩序做了一个很悲观的判断:当今时代可能正处于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失序的时代。这些美国战略学者都认为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世界大国如果对当前的国际无序状态认识不够、处置不当,则有可能导致国际战争的再现与世界和平的终结。这就为我们提出2.0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背景,即中美在全球和平发展与安全稳定问题上的合作,是全球治理的需要,是可以上升到共同的价值观念的高度,而不仅是国家利益互需的层次。

 

  理由二:“距离产生美中美之间实力差距有所这减缓了美国战略精英界对所谓的国威胁紧迫认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和平崛起的步伐“被加快”了,中美之间的实力差距,尤其是经济实力的差距被大大缩小了,美国战略精英界紧迫地感受到“中国威胁”的压力与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的临近。奥巴马政府的“战略东移”与“亚太再平衡”战略就是这种紧迫感的直接反应。但近年来,尤其今年以来,中国国内经济确实面临“中速换档”带来的巨大放缓压力,以及国民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带来的后劲缺乏,从而形成“经济新常态”——即中国宏观经济将在未来一段较长时期内减速;而自去年下半年,尤其今年以来,美国国内经济复苏强劲,GDP增速不断加快,今年有望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状态。一方减缓,一方加速,中美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将会有所加大,美国对华实力优势将会有所恢复,其对华博弈的信心也会有所恢复。“距离产生美”,这会大大减缓美国对“中国威胁”的紧迫认知。威胁感的下降,就会给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创造机会。

 

  理由三:国国内始终存在一股对华友好的国情结与民间对华交流的冲动。美国是一个很多元的国家,其国内既有反华的保守势力,也有对华友好的积极力量。当前,在美国州以及州以下地方政府和民间机构中对华友好的力量相当强大,他们都有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强烈愿望和情感,他们都希望能从中国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共赢的机会。此外,中美两国民间的经济社会与人文交流非常频繁,它们是中美关系的“保险系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确有理由相信未来中美关系能够渡过很多难关。

 

中美关系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其走向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人民的福祉,而且关系到国际社会安全与稳定。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美正逢其时,构建2.0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逢其时。(林宏宇,国际关系学院国政系主任、教授)

http://gb.cri.cn/42071/2015/09/22/8211s5111444.htm

 

 

李敦球:美国,别让朝核问题出现这三种结局

 

2015-09-29 16:48:00 中国青年报 李敦球

 

朝中社9月15日报道,朝鲜原子力研究院院长当天表示,宁边所有核设施都已开始恢复全面运转,正致力于改善核武器的质量与数量。报道引述朝鲜原子能研究中心总监的话表示,朝鲜已完全准备好,随时应对美国核武器的敌对状态。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新一轮朝核危机是否会点燃

 

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局长14日回答朝中社记者提问时表示,朝鲜劳动党成立70周年之际,新型对地观测卫星开发接近尾声,地球同步卫星的研究工作也取得长足进展,还改扩建了卫星发射场,以发射更为高级的卫星。“不管别人说什么,朝鲜党和人民充满堂堂正正地行使这一权利的坚定决心”。

 

朝鲜一系列的举动立即引发韩美等国的批评。韩国总统朴槿惠15日在青瓦台与到访的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举行会晤,会谈结束后,双方发表新闻通稿,强烈谴责朝鲜开发核武与弹道导弹,呼吁朝鲜“完全、可验证、不可逆地弃核”。

朝鲜半岛是否会引发新一轮核危机和导弹危机呢?朝鲜宣布全面恢复宁边核设施,暗示可能发射新卫星后,韩美动员所有侦察力量探测朝鲜动向,韩国16日已派出一艘“宙斯盾”驱逐舰在半岛东部海域进行全方位监控。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在朝核问题上似乎还没有拿出新的解决思路,如果朝鲜进行新的核试或发射卫星,势必会再一次陷入核试与制裁的恶性循环。

 

朝核问题究竟是个什么问题

 

朝核问题本身究竟是个什么问题?也就是说,朝核问题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和产生的,很多人都不怎么关心,美日韩等国对此更是极力回避,美日韩等西方媒体只关心朝鲜在核问题上又有什么新动作,并对朝进行妖魔化,然后,以核不扩散等高大上的理由对朝进行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

 

笔者认为,朝鲜半岛当然应该实现无核化,但在追求半岛无核化目标的同时,不能将朝核问题简单化,更不应该粗暴对待。如果美日韩等真有诚意解决朝核问题那就要正视朝鲜合理的安全需求视朝核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否则,朝核问题不但不能得到解决,而且还会给半岛和地区局势带来危机和挑战。

 

朝核问题的本质原因是由于冷战因素造成的,冷战时期美国在韩国部署大量战术核武器,总数多达千件以上。尤其是,1975年美国时任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承认上述事实,并首次在公开场合对朝鲜发出核威胁。1989年11月,美国还拒绝了朝鲜提出的建立朝鲜半岛无核区的建议,朝鲜承受着巨大的来自美韩的核威胁。有研究表明,朝鲜的核武开发计划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朝鲜官方称自己的核计划是“以核还核”的对抗, 朝鲜原子力研究院院长当天还表示,朝鲜拥核是美国敌视朝鲜政策的产物,换句话说,这是针对美国极端的对朝敌视政策和核威胁的自卫措施。

 

由此可见,在冷战时期朝鲜开发核武器的目的是在非常被动的形势下应对来自半岛南方的军事威胁别是核威胁其性质是被迫应对而不是挑衅应对是自卫性质,挑衅是进攻性质,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美日韩等西方媒体利用其强大的舆论工具把朝鲜描绘成挑衅者,忽悠了许多不明真相的人。

 

朝核问题可能出现三种结局

 

综观美国对朝政策,在朝鲜核问题上美国似乎并不着急,也没有看到其解决问题的诚意。如果任凭目前的游戏不断地恶性循环,矛盾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爆发,有可能会出现以下3种结局:

一是美国目前对朝实施所谓的“战略忍耐政策”实质上就是拖延战术,图通过不断加大对朝经济制裁的力度在政治上使朝鲜陷入越来越孤立的境地,以达到“温水煮青蛙”的效果,美国最希望看到朝鲜走向崩溃。笔者认为,在遭受长期的经济制裁下鲜自力更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据韩国媒体报道,金正恩执政以来,朝鲜经济年年出现小幅正增长,朝鲜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提速,所以,不会出现美国希望看到的结果。

 

二是在军演、核试、制裁、对峙的恶性循环中擦枪走火引爆战争这种可能性虽然存在但几率很小,因为不管战争最终谁胜谁负,各方付出的战争代价是巨大的,其后果一般是难以承受的,所以避免发生战争是各方的自觉行为。

 

三是在美国的“战略忍耐政策”下,鲜赢得了时间并在核武技术和导弹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和提高为具有相当军事实力的国家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似乎大于前两种

 

为了不让上述3种情况发生美朝双方都应采取务实的态度坐在谈判桌前客观公正地解决各方关切问题所以就有必要恢六方会谈。正如王毅外长所说:“需要重视朝鲜方面多年来面对的巨大军事压力,妥善解决朝方合理的安全关切。”如果能够正视朝鲜合理的安全关切与诉求,朝鲜弃核并非不可能。朝鲜根本的诉求是将朝鲜停战机制转化为永久性和平机制,结束朝鲜半岛长达70年的冷战格局,使朝鲜彻底摆脱冷战的束缚,这将对半岛和东北亚的和平稳定带来根本性的转机,也非常利于中国的战略利益。国掌握着解决这个问题钥匙来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意志

 

《环球时报》9月16日的社评说:“韩美日的对朝政策非常简单,是朝着一个方向的不断加码。朝鲜的核态度也挺简单、明了,看上去回旋空间很小。因而最难的是中国。中国一方面反对朝鲜拥核,一方面希望各方能坐下来谈判,避免局势直接碰撞出火星,力争朝鲜核问题实现软着陆。”此番分析很到位。是的,中国很难,因而需要新的思考。(作者是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环球网特约评论员、中青报“寰球东隅”栏目特约评论员)

 

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world/2015-09/7669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