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PI 자료실

[2015.10.07] 王缉思:“两个秩序”下,中美如何共同进化

  • 김흥규
  • 2016-02-03
  • 1177

 

A. 王缉思:“两个秩序”下,中美如何共同进化

 

口述/王缉思  采访整理/本刊记者 徐方清

 

近期,我提出中美关系事关“两个秩序”的观点。中方重点关注的是如何防止美国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内秩序,而美方更为关注的则是中国对美国试图主导的国际秩序构成的挑战。在我看来,两个秩序”或“两个领导权”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形成这样的观点更多是基于历史考察和个人观察,而不是理论推导。就像我在《大国关系》一书里所设问,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最关心美国什么?就拿朝鲜战争来说,中国不是担心美国要侵占中国,而是担心美国可能会颠覆我们新生的红色政权。后来发生了匈牙利事件,中国搞了反帝反修。当时担心苏联修正主义对中国造成损害,也是担心它破坏中国的国内秩序。

 

对中国来说,我们一直最关心的就是对外关系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中国国内的政治进程和经济发展。

 

总体来说,过去我们不会担心美国会对中国国内经济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但今天,中国股市一下跌,有很多人就会认为,这是美国人在后面捣的鬼。那美国会不会对欧洲和日本也那么干?显然,欧洲和日本人没有这么严重的担心。

 

为什么美国和日本成为同盟,但中国和美国永远不可能变成同盟?如果讲地缘政治,讲权力均衡,应该是中国同日本联合起来对付美国。两个比较弱一点的,对付强一点的。怎么反过来了?很长时间里是两个更强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一个相对较弱的中国。美国和日本两个加起来,不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比中国强得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为什么中国会对美国有这么严重的担心?中国很多人会认为,美国不喜欢中国这样的政府,想要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破坏我们的政治秩序。这种担心的体现,就是一些“美国亡我之心不死”的论调,认为美国一直对中国进行遏制、分化、颠覆和渗透等等。

 

而在美国方面,从1949年开始,美国没有一天会担心中国会干涉它的内政,阻碍它的民主制度和总统选举,改变它的意识形态,进行颠覆渗透破坏。美国担心什么呢?从1949年开始,美国担心的是中国破坏美国的国际秩序、远东秩序,以及整个冷战时期两大阵营所维持的消极和平。美国一直最担心的就是,中国会破坏美国领导或者引导的这么一套秩序。

 

虽然中国官方也会对美国说,中国从来没这个野心,没有想破坏,但美国会疑虑:中国在南海的举动不是想把我们挤走吗?中国倡导成立亚投行是不是要取美国而代之,破坏美国领导的秩序?

 

在我提出“两个秩序”后,国内有人说如果这样的话,中美是不对等的。美国不要干涉中国内政,那我们也不干涉它的内政。但是,这么跟美国人说有意义吗?不对等是客观事实。

 

核心是规则之争

 

我所提的“国际秩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力量格局,另外一部分是规则。

 

就力量格局而言,不论说现在是多极格局还是单极格局,目前美国的力量还是最强,中国力量在上升。这种力量消长也是秩序的一部分。

 

规则是我们一直比较忽视的。按什么规则来办事,其实涉及到“两个秩序”中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是绝对的领导地位,这是毫无疑问的。美国没办法破坏中国的国内秩序,但对于中国行事的规则,比如说在改革开放后执行的各种各样的政策,这也是在定规矩,美国人对有的规则满意,对有的规则不满意,近年来不满意的地方比较多。

 

今年5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布了《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这是中国第一次为境外非政府组织专门立法。美国人认为该法有损于中美人文交流。美国人不满意的还有中国网络安全法、国家安全法等

 

美国不满意,一部分是因为意识形态,但更多的是,因为两个国家的经济和其他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中国在国内制定的规则也会影响到美国的实际利益。

 

在世界上也是这样。中国力量在上升,这让美国有点担心。但它更担心的是,美国可能会被迫接受中国制定的规则。拿中国在南海进行人工造岛来说,美国人会担心,中国造了岛,会因此拥有12海里领海,还有200海里经济专属区,这样就把整个南海变成中国的内湖了。此外,像亚投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美国人会担心这些机构可能破坏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

 

反过来,美国在国际上定的规则,在中国看起来很多是针对中国的。比如说,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世界贸易的规则,投资的规则,金融的规则,这些都事关中国的利益。

 

中美现在的竞争与合作,几乎都涉及到规则的问题。这是 中美国际秩序之争的核心部分。

 

中国会说,中国不挑战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领导权,但是对于美国制定的规则有不同看法。未来中美之间的博弈,会更集中体现在规则上。

 

以南海问题为例,中国认为南海涉及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美国没有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却指责中国没有按照国际法准则办事。美国称自己在领土问题上不持立场,但中国造了人工岛,并如果因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那就可能损害了美国的航行自由。航行自由是美国强调的规矩。用国际法、国际仲裁的方式来解决领土争端,而不是靠造岛来解决国际争端,也是美国倡导的规矩。

 

经济规则方面,中国会说,亚投行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在规则上没有根本的区别,也是一个国际金融组织,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分行,是大家一起说了算而不是中国一家说了算。美国也会观察亚投行的经济运行的规则到底是怎么制订的。

 

国际安全和全球治理中的大多数问题,比如核不扩散、能源、环境保护,走私贩毒,反恐、全球公共卫生,打击海盗,海上救援、气候变化,也都是规则问题。虽然也存在矛盾,但国际治理中的很多规则,中美双方都是遵守的,而且执行得很严格,并进行广泛合作。

 

追求不同的政治秩序

 

中美之间更深层的矛盾,是在政治规则上。美国人认为,我要促进世界民主,连基辛格也会说,美国就是要管世界上的事。但中国人说,你不能管主权国家内部的事。这是一个大的规则问题。

 

中国认为,世界上一共有将近200个主权国家,每个国家管自己的事就好了,互不干涉内政。美国人说,怎么可能呢?叙利亚、朝鲜有那么糟糕的一个政府,美国不管,它们就会破坏地区稳定,破坏核不扩散机制,等等,不能不管。

 

双方对民主的理解也不一样。中国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占大多数,发达国家占少数,人口也是少数,所以发展中国家应该有更大的话语权。但美国认为,民主是跟个人相关的,它不懂民主跟国际关系有什么关系。

 

美国人说联合国和其他国家都应按民主规则来行事,实际上是希望别国国内的政治秩序会改变。中国说的国际关系民主化,则是国内秩序不改变,在不改变其国家内部政治制度的情况下寻求国际合作。

 

在这背后,中美两国内心的声音是:双方目标不同,追求不同的政治秩序。

 

以对朝鲜的态度为例,中国很多人对朝鲜议论纷纷,一部分人坚决反对朝鲜拥有核武器,另一部分人则说朝鲜是个好国家,敢于反抗美国,它发展核武器是针对美国的。美国人中间也有争论,但他们争论的是,美国要不要管朝鲜,推翻朝鲜政权或武力解除朝鲜核武装对美国是否代价太大。美国人争论的不是朝鲜这个国家好不好。

 

这就造成了中美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不一样。

 

朝鲜问题表面上是朝核问题,实质上是政治秩序问题。在实现朝鲜无核化的目标上,中美是一致的。但美国认为只有朝鲜政权改变了,才能实现无核化。中国认为无核化是个目标,但朝鲜的稳定也是目标,朝鲜稳定对中国很重要,不能牺牲一个目标达成另一个目标。美国人会认为,中国是想保护朝鲜政权吗?

 

再拿叙利亚问题来说。美国人认为,阿萨德政府必须下台,因为叙利亚问题是内部独裁和少数人迫害多数人才产生了现在的问题。中国会认为,叙利亚本来还过得下去,是让美国给搞乱了。美国想推翻阿萨德政府,破坏了其原有的政治秩序,所以,美国应该为中东动乱负责,对日益严重的难民问题负责。

 

此外,中美双方在文化上也存在差异。就拿中方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来说,美国人并不是在概念上不能接受新型大国关系的“十四字方针”。他们会说,这些话都挺好,但他们更关心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这就是美国人,要解决具体问题。比如网络安全、知识产权、人民币汇率、双边投资协定。他们认为,把具体问题解决了,那再来谈新型大国关系。如果把事情谈成了,我们就是新型大国关系。

 

对于这种文化差异,双方其实也都相互了解和理解。但双方都会更看重国内的考虑,国内是第一位的,外交是第二位的。

 

比如习近平主席访美,中方希望奥巴马接受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其他具体事情先放在一边,慢慢解决。奥巴马政府会说,我们要相互理解,你得帮我办些具体的事。美国官员曾跟我说,奥巴马在对华关系上承受的压力很大,美国国会、商界、舆论界、智库、学术界都批评他,说他对中国太软弱。

 

归结起来,还是“两个秩序”问题。两个国家都以国内问题为优先考虑,这也可以说是共同进化的一种表现。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外交最重要的是内政方面的考虑,不能本末倒置。

 

本文首发刊载于《中国新闻周刊》总第726期

 http://news.163.com/15/0925/17/B4CITS1S00014AEE.html

 

 

B. 中美策|沈丁立:中国能将新型大国关系推广为新型国际关系吗

沈丁立

2015-09-23 07:26 来自 外交学人

 

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美国华盛顿州最大城市西雅图,开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在进行9月22至25日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夯实基础,之后,他将于9月26-28日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峰会。这是继2005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联合国60周年首脑峰会之后,中国国家元首再度对联合国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中国将在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期间,提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推动新型国际关系。

十年为年代,时代在进步。新型大国关系与新型国际关系紧密衔接,中国在联合国最近十年提出的理念也在前行。

十年前,中国的经济体量只是目前的两成,中国在联合国提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理念。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崛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国家领导人将在联合国总部全面阐述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构想。

习主席就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对外关系做出了一系列创新定位。首先,中国是新型大国。其次,中国奉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第三,中美共同推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第四,在整个国际社会践行新型国际关系。上述关于中国以及世界的四种“新型”观念,逻辑上自成一体,渐次推进,形成中国关于实现理想世界的完整愿景与进阶。

中国作为大国而不是小国,更非普通国家,因而对自身有着更多期待和要求,对塑造世界和平也有着较大能力与责任。传统大国倾向于欺凌小国,谋求私利,但新型大国则以平等立场处理国际关系,以合作姿态寻求各国共赢,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当以这种方式处理与美国的关系时,自然形成新型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即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内涵的不同传统的关系。当以同样精神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时,也就构成普遍意义上的新型大国关系。将上述原则与实践运用到整个国际体系,世界范围的新型国际关系以及新型国际体系也就呼之欲出。

习主席在2013年对美国进行非正式访问期间,提出了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在他本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双方将就夯实新型大国关系再“多走一里地”。

在推进双边投资协定方面,两国领导人将登高望远,共同决断,加速实现这一协定的突破。为实现今年年底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峰会的历史性突破,中美正共担历史重任,力争为打造人类新型国际气候合作做出伟大贡献。就两军在国际水域和空域的安全交会,两国有望在长期磨合的基础上,就合作取得更新突破。即使在美国目前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谈判与中国推动的关于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路带倡议之间,双方也在努力取得对接。这一系列的突破或潜在突破,对中美增进互信大有裨益,可望一扫本次峰会前的弥漫烟霾。

从华盛顿到纽约,从美国到联合国,中国的新型大国观还将延展为新型国际关系观。一个负责任的新兴大国,不仅需要善于处理与守成大国的合作与竞争,而且应该把这种良性竞合模式推向全球,那就是合作共赢,其基础是维护正义。中方将在本届联大全面论述新型国际关系的上述内核以及实现途径。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宗旨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即大国之间不应冲突与对抗,全球范围的国际关系应该奉行同一原则,不仅大国对大国、而且大国对小国、小国对小国、小国对大国都不应谋求对抗与冲突,而是理性合作,良性竞争,扩大赢面,合作分享。

70年多前,当时的大国德国和日本不懂这些道理,试图通过侵略获得本国利益,其结果是在它们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害后,自身也受到严惩,联合国就是当时的国际社会战胜法西斯并力图永葆和平的产物。在人类纪念发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大国欺负小国,小国寻衅闹事频频上演,其中不少有大国后台,甚至昔日法西斯国家还有沉渣泛起,值得国际社会广泛警惕。

中国国家主席这场关于“新型大国关系”和“新型国际关系”的路演,将是改善大国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桥段,是中国新兴大国崛起的重要里程碑。

(作者是复旦大学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77685

 

 

C. 两个新型关系 奏响时代强音

解放日报

 

据新华社纽约9月28日电 9月22日至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行程结束之际,外交部部长王毅向记者介绍此访情况。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此访是在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展开的一次历史性访问。国内外舆论高度评价访问成果,认为这次成功访问具有丰富战略内涵,留下深刻历史印迹,必将对中美两国关系的未来、全球和平发展的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

  引领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习近平主席此次美国之行为中美关系发展拓展了思路,增强了动力,带动“跨越太平洋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中美关系发展方向得到新的确认。习近平主席在此访中强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两国应长期为之努力的目标,双方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确保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始终保持正确航向,得到美方积极回应。根据双方同意的成果清单,此访取得的第一项成果就是“双方积极评价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以来中美关系取得的重要进展,同意继续努力构建基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双方还一致认为,“中美作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应共同致力于维护一个强有力的中美关系,使之为全球及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作出贡献”。这是两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就中美关系发展方向和战略意义作出的新的确认。

  中美战略互信水平得到新的提升。习近平主席抵达华盛顿当晚,就与奥巴马总统举行了不打领带的小范围会晤。这一被习近平主席称为“白宫秋叙”的元首对话,延续了“庄园会晤”和“瀛台夜话”的传统,友好务实、坦诚深入,重在开展深度战略沟通。加上第二天的大小范围会谈等一系列互动,两国元首交流和共同活动时间约9个小时。双方同意正确看待彼此战略意图,不断增进战略互信,避免战略误解误判。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之间的共识远远大于分歧,双方应以宽广的胸怀对待差异,以积极的举措管控分歧。在影响到两国关系的网络安全和南海等问题上,双方明确共同利益所在,同意开展良性互动,表明两国完全有能力通过对话协商,把分歧点转化为合作点。

  中美互利共赢合作得到新的拓展。习近平主席指出,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唯一正确选择。两国合作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力量。访问丰富了中美合作共赢的内涵。双方共达成49项重要共识和成果,两国企业签订一系列商业合同。双方同意强力推进谈判,加快工作节奏,以达成一项互利共赢的高水平双边投资协定,扩大能源、环保等领域互利合作,完善两军互信机制建设,确定2016年为中美旅游年,就扩大留学生交流和美国中文教育出台更多措施。双方就中美在亚太地区实现积极互动进行有益探讨,就共同打击网络犯罪达成重要共识,并就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发表新的联合声明,成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又一具体体现。双方还决定设立中美经济事务定期通话机制。这一系列成果表明中美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中美人民友好情谊得到新的升华。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美受到美国各阶层殷切期待和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同美国各界人士,特别是普通民众互动交流,展现中国领导人睿智豁达、亲和友善的风范。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这次访美行程紧凑、活动丰富、成果丰硕,是一次成功的增信释疑、聚焦合作、面向人民、开创未来之旅,将为今后更长时期中美关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国内发展目标创造更多机遇,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起到示范作用。

  倡导新型国际关系理念

  联合国成立70周年峰会是今年最重要的国际盛事,其结果将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变革,左右全球发展合作的基本走向。习近平主席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坛,深刻阐释中国对国际秩序以及攸关人类前途命运问题的政策主张,提出一系列务实合作倡议和举措,在国际格局演变和中国外交史上留下深刻历史印记。

  一是为国际关系发展带来新的气象。中国是首个将合作共赢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目标的大国。习近平主席去年底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对国际关系演变发挥了重要启示和引领作用。此次联合国系列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全面阐述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强调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形成“五位一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这一系统主张既是中国国际秩序观的创新与发展,也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的继承和弘扬,为国际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开辟了新愿景。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还宣布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被誉为支持联合国工作、促进多边合作事业的“大手笔”。

  二是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新的力量。习近平主席以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同国际社会一道回顾人类争取和平的艰辛历程,强调要以史为鉴,防战争祸患于未然,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维和峰会上发表题为《中国为和平而来》的演讲,阐明中国在涉及世界和平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提出加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倡议,在进一步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建立维和待命机制、提高各国尤其是非洲维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宣布多项务实举措,受到各方高度评价。

  三是为促进全球发展提供新的方案。本次联合国峰会通过2015年后发展议程,吸收了大量中国理念、主张和方案。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阐述以公平、开放、全面、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提出增强各国发展能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优化发展伙伴关系、健全发展协调机制的四点政策主张,同中国自身的发展观和国内深化改革理念一脉相承,形成了中国的“发展品牌”。习近平主席宣布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举措,为率先和有效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作出表率。

  中国同联合国共同主办南南合作圆桌会,习近平主席总结南南合作秉持的平等互信、互利共赢、团结互助等重要经验,倡议发展中国家探索多元发展道路、促进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务实发展成效、完善全球发展架构,将南南合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习近平主席还宣布中国未来5年将为发展中国家在减贫、农业合作等方面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

  今年恰逢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20周年,中国同联合国共同倡议举办全球妇女峰会,首次在国家领导人层面就妇女问题作出承诺,具有开创意义。习近平主席还在纽约出席气候变化问题有关活动,指出气候变化谈判的努力方向,介绍中国节能减排具体举措,为年底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提供政治推动。

http://mt.sohu.com/20150930/n422397496.shtml